首页 | 电力朋友圈

国产新能源正式进入淘汰赛,谁是下一个高合?

中国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
2024-03-20
 来源:凤凰网
浏览:

  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开工日,各大厂商都在忙着给员工发开工利是,而高合员工等来的却是一封全员信,宣布即日起将停工停产6个月。

  在此之前,市面上有关高合汽车拖欠供应商货款、裁员停薪、资金链紧张等传闻不断发酵,尽管公司曾极力否认这一点,称“公司运营一切正常”,但这些传闻最终还是变成现实。

  进入2024年以来,比亚迪、五菱、哪吒等车企纷纷宣布调价,就连一向倔强的理想也通过变相降价,加入到这场“价格战”之中。与此同时,包括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等在内的业界大佬,均预言今年将是竞争空前激烈的一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新能源车进入深水区,“高合事件”算是彻底拉开了国产新能源淘汰赛的序幕。而行内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高合不是第一个倒下的车企,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倒下的车企”。

  当然,这场淘汰赛与其说是意料之外,不如说是情理之中。因为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2023年短短五年中,消失的国产新能源品牌超过400家。车企倒闭似已成为“新型消费陷阱”,给消费者带来诸多麻烦。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判断一家车企的健康度和成长性?近期,比亚迪、理想、小鹏、小米等车企集中发布年报,我们可以通过头部车企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管中窥豹。

  01 现金流是车企健康度第一指标

  上图中,我们将各家车企公布最新财报数据中重点的指标进行了列举。分别是现金储备、净利润、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负债率。对于当下造车企业而言,衡量健康度的第一重要指标是现金储备。

  之前,蔚来的创始人李斌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个200亿就不要来造车”,可见,资金对于造车企业的重要性。

  但“手心向上要来的钱”,自然是不好拿的,这至少会衍生出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最高管理权可能会因此发生转移;另一个是,于远期来看,过度依赖融资可能会让各级市场对企业商业变现的能力,以及可持续性提出质疑。

  相较于此,拥有较强自造血能力的企业,经营层面的安全系数显然更大。

  新进入场的小米堪称科技富二代,根据刚刚披露的2023年财报,1363亿元现金储备不仅领衔国产新能源,更创下其自身的历史新高。紧随其后的是理想和比亚迪,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比亚迪、理想、小米是为数不多实现集团盈利的新能源品牌。其他品牌仍然难以逾越赔钱造车的红线。

  参看此前倒闭的数百家新能源车企,可以看出,如果说“不差钱”是入局者最初的底气,那么一旦真正踏入行业,走到市场是否买单这个阶段时,或许就能深刻地理解李斌那句“没个200亿就不要造车”的意义了。

  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单纯依赖外部输血更是不可靠的。这轮淘汰赛,消费者购车前应重点考察车企的资金实力,只有财务水平更健康、更安全的车企,才能降低后顾之忧的概率,毕竟买车不是一锤子买卖,配套及售后才是关键。

  02 资产负债率是车企健康度的“晴雨表”

  资产负债率是车企健康度的“晴雨表”。资产负债率不仅与技术投入、战略投资、市场拓业有关,还与资本环境的包容程度高度相关。

  坦白讲,国内外车企的资产负债率整体不算低,比如大众汽车的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再来看比亚迪,其资产负债率目前也达到了77.4%。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公司财务状况不健康。

  近几年来,比亚迪在车载、电池等领域不断发力,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虽然公司的负债水平较高,但从净利润同比增长129.5%的数据来看(2023年三季报数据),其经营能力十分稳健,这也意味着公司的资产价值处于整体良好的状态。

  但作为对比,我们也不得不提到在去年底宣布暂缓IPO计划的极氪。

  为了缓解“亲儿子”极氪的资金压力,吉利曾通过贷款方式为其“输血”,而这个动作推高了后者的资产负债率。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极氪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2.22%、130.67%以及121.05%,2022年后一直超100%。

  这种畸高的资产负债率,直接反映出极氪的债务负担已相当之重,这不仅这会给企业的现金流造成极大压力,更重要的是,也会干预到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信心,一旦资本市场对企业偿债能力产生担忧,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再融资。

  03 首重选品牌,次要选产品

  就是过去五年来,内卷加速“品牌淘汰”,大批造车企业消亡。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8年-2023年五年间,销声匿迹的国产新能源品牌就超过400家,新能源这场大逃杀的淘汰了高达90%。而细细分析,这400多家品牌或多或少有着一些共性:小品牌、高负债、靠资本输血、资金实力差。

  除了目前停工停产积极谋求生路的高合之外,诸如拜腾、赛麟、威马等一众昔日明星车企的消亡,荒废的园区和半成品的厂房,百亿千亿投资打了水漂,都在诉说着这场战役的风险。

  剩下的40几家也不是进入“保险箱”,而是进入新的淘汰赛。只有综合实力强大的头部品牌,才具备更强的扛风险能力。

  在倒闭渐成“新型消费陷阱”的语境下,对于消费者而言,2024年想要购车,“品牌安全”或是首要考量因素,作为市场洞察、技术创新、研产销体系、经营效率等能力支撑起来的具象体现,品牌价值绝对是车企抢夺市场的利器。

  04 能选母品牌,不选子品牌

  这里对品牌价值做了一个延申。尽管品牌价值十分重要,但陆玖商业评论在与各方交流后发现,业内人士还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买车尽量买母品牌,事实证明,子品牌被最终沦为弃子,或是被重整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比如宝沃。当年,入职仅3个月的杨嵩喊出“宝沃不是自主品牌,更不是合资品牌,宝沃是一个由福田控股的德国汽车品牌”时何等荣光,而到破产清算,福田对宝沃的态度从棋子到弃子,也不过就4年多的时间。

  还有蔚来定位中端市场的子品牌阿尔卑斯。之前,蔚来曾预测阿尔卑斯能够实现月交付超5万辆,承担蔚来一直无法实现的销量规模化重任,2024年开启交付。但2023年底,蔚来却宣布阿尔卑斯将不再是独立项目,人员将分配到各个部门,或是优化。

  长城也是如此。长城曾有一个子品牌沙龙,此前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搁置,尽管2024年长城宣布重启这一品牌项目,但按照目前的说法,是将其整合到魏牌里面,后面的市场情况还有待验证。

  陆玖商业评论还想到一个跨界造车的代表恒大。在宣布造车时,许家印决心要在未来3年投资450亿投入到新能源汽车板块。除了恒驰系列,恒大当时还对FF、NEVS、上海卡耐新能源、泰特机电等公司的投资就已接近300亿元。

  恒大以买买买、投投投的姿态,进军新能源造车,拿到了入场券。但造车不是在营销上展示花拳绣腿,而是要在能源变革、自动驾驶、智慧车联等方面下足功夫,或许恒大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躺在”那张400企业消亡图里了。

  05 写在最后

  时至今日,新能源车确已不再是资本的前赴后继,比亚迪、小米、小鹏等不同类别的车企,都在依据自身优势与汽车产业互补,不同的发展路径和优势,也会造就不一样的产品体验和商业逻辑,这些思维的火花都会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燃料。

  但这里要也强调一点,造车并非易事,汽车产业链条和回报周期极长,所经历的市场调研、产品开发、整车制造、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过程,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个可谓“无底洞”,因此,用户对于新车上市的价格期待,还应回归理性。

  2024年,新能源车行业正回归经营、规模、效率、品牌等“基本功”的竞争中来,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消费者在购车时还是要多关注这些维度,总结为“三选、三不选”口诀的话,就是:

  选母品牌,不选子品牌;选低负债,不选高负债;选自造血能力强的,不选资本输血打价格战。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