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要新闻

投资、扩产、建基地!中国风电产业版图急速扩张

中国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
2022-05-11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2020、2021两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规模刷新历史记录,分别为5443万千瓦和4757万千瓦,连续两年的市场高需求,刺激我国风电整机、设备企业加足马力、拉满产能,全力支持产业快速增长,完美地交上了2020-2021年陆海抢装的答卷,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繁荣。

电价政策导致的抢装不仅仅是产业兴盛的“昙花一现”。2020年底,“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再次拉开了我国风电“十四五”快速发展序幕。随着2021年底装机约一亿千瓦的可再生能源基地陆续开工建设,中国风电设备企业蓄势待发。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底,共有约54个风电整机设备基地签约或开工投产,另有近13个塔筒、叶片等大部件企业扩产动态。

犹记得2020年陆上抢装“一机难求”的尴尬,彼时妥妥的卖方市场,导致全行业陷入整机成本推高的被动局面。时至今日,我国风电设备企业频繁扩张产业版图,此举一方面助力自身在未来风电发展大潮中占领高地、掌握先机,顺应了“双碳”目标下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了风电设备成本的降低,在风电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布局一颗重量级筹码,推动风电产业在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更具成本优势。

风电整机企业超50个基地扩张

据CWEA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风电整机企业投产使用的总装生产基地共90个,主要分布在29个省(市、自治区)的71个地市内,分布较多的省(区、市)分别为内蒙古(13)、江苏(10)、河北(7)、广东(7)、天津(5)等。

但接下来,可能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风电产业都不会比2021年的中国风电产业更繁荣,更具发展潜力。

2021年,我国风电并网总装机量达3.28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累计装机2639万千瓦,跃居全球第一。

这一年,我国主流风电整机企业先后投资了40-50个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在山东、内蒙古、吉林、两广等超过6个省份扩充自己的商业版图,投资的产业园区包括但不限于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工厂、风电整机附属设备制造、风力发电项目、零碳园区项目等。

表1:2021年1月-2022年4月整机企业扩产动态(无特别顺序)

“十四五”期间,每年1亿千瓦风光大基地滚动开发,成为敦促整机企业加快投资扩产步伐的催化剂。

2021年全年,有近30个整机商扩产动态。到了2022年3-4月,整机企业扩张步伐明显加快,两个月内发生了25个投资签约、开工、投产动作。同时,打造本地化优势趋势愈加明显,随着大兆瓦风电机组应用越来越多,整机和叶片运输难度进一步加大,长途远距离运输成本高昂,给本就利润薄廉的风电企业雪上加霜,在靠近风光基地附近投建配套制造基地成为多数整机企业的优先布局。

如2021年底,甘肃省张掖市公示“十四五”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入选企业,其中风电1GW容量分别为中国船舶集团、电气风电、华能和明阳以及鑫硕联合体所斩获。而早在2021年7月,张掖市已经与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签约投资320亿元的张掖市千万千瓦及清洁能源基地项目,以及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签约投资180亿元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风电资源开发、碳纤维产业项目。

可以看出,整机企业的投资方向大体与项目建设、产业布局趋同,实现了产业和资源的同步发展,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020底我国风电整机产能超过3.7万套,约118GW。但总体来说,整机企业产能由部件供应链决定,其产能取决于上游零部件及原材料的供应状态。也就是说,整机企业扩产的同时,塔筒、叶片企业的同步扩产对于增加风电设备整体产能,推动区域风电产业快速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表2:2021年1月-2022年4月风电供应链企业扩产动态(不完全统计)

同时,整机企业和设备企业抱团也成为双方优势互补的发展方式之一。比如在河南濮阳,2022年3月,天顺风能产业园带来了运达股份整机制造项目的投资落地,成为濮阳天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三期风电主机项目的入园企业。

在天顺风能产业园,运达将投建年产能不低于100万千瓦的风电主机装备制造生产线,打造集风电机组研发、生产、销售、运维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结构,辐射河南及山东、河北市场。

2020年6月,运达股份山东智能绿色产业基地投产仪式在通裕重工绿能装备车间举行,整合了整机装备商与装备核心零部件制造商优势资源,集中打造风电装备高端制造及应用示范基地,降低风电设备总成本,互利共赢。

区域化发展,产业链优势凸显

在2021-2022年风电企业新一轮扩张中,我们发现的一些值得关注的方向。

一个是,以新能源为主导产业之一的地区开始筹备建设整个能源经济产业链。不管是以资源捆绑产业,或是政策吸引投资的方式,建设风力发电项目已不是当地招商引资的第一目标,能源经济产业化才是这些地区的最终目的。毕竟,一个风电场带来的仅是建设期间的就业、投产后的税收,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拉动制造、运输、安装、风电+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才能产生源源不断支持本地能源经济长期发展。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位于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的,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母港——汕尾市陆丰海洋工程基地。

在《粤东(汕尾)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规划方案(2021-2025年)》中显示,2025年底该地区将布局3000万千瓦装机容量,实现海洋渔业规模化养殖示范项目、海水制氢示范项目落地,最终建成集海上漂浮式机组研发、海工装备制造、海工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及冷链加工于一体的海洋能源全产业链。

据汕尾当地媒体报道,迄今入驻汕尾市的企业包括明阳集团等7家企业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已签约正准备进园建设企业6家,计划总投资174亿元。

国家第一批超过1亿千瓦风光大基地项目中,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已经开工,该工程包括白城、松原两市全部及四平双辽市,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1850亿元。

其中,大名鼎鼎的通榆则位于吉林白城市,目前通榆一地已经实现三一、远景、东汽、运达四家整机企业入驻。

这些地区除了整机商投资外,还建立起了塔筒、叶片、机舱罩等系列产业链企业的整合,彰显出了这种以区域资源优势带动产业集中发展的择优竞争和产业聚合能力。

第二,从投资区域和方向来看,我国海上风电在“十四五”期间将获得长足发展。

在2021.1至2022.4月新增的投资基地中,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海上风电工程基地等海上风电相关投资扩产达到了近30个。

值得关注的省份是海南省、山东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

4月,由中国大唐、东方电气、中国电建三家央企联合打造的海南洋浦海上风电产业园开工。该项目主要包括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出口及示范应用,风电、氢能、海洋牧场、综合能源等高端产业的投资开发,产业园区总投资达48亿元;

同样在4月,山东东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式开工。当天有四个重点项目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集中开工,分别为——投资20亿的中国海装年产120万千瓦海上风电智能化机组制造项目、投资10亿的上海电气年产160万千瓦海上风电主机及电机制造项目、投资8.5亿的天能海洋重工年产30万吨海上风电装备塔筒制造项目,以及东营港广利港区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及海河联运码头一期和万吨级航道项目;

2021年10月,由广西投资集团、防城港市政府、中广核、明阳智能四方共建的防城港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工,标志着广西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正式落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能源和产业发展重点中,全区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750万千瓦,力争到2025年底建成并网120万千瓦以上。

不可否定的是,未来我国海上风电将成为高端玩家聚集的产业高地,2020年之前的发展,以及2021年的爆发式增长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海上风电平价在即,在资源瓜分殆尽之前,尽早布局、技术引领,将是我国风电企业利于不败之地的首要抉择。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