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端对话

林卫星:投资48亿元做储能,我的信心在哪里?

中国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
2023-07-12
来源:中国财富网
浏览:

  一个被称为万亿赛道的行业正在悄然崛起。

  一年之内,涌入了4万家企业,将近500亿的资金争先恐后进来,甚至一些上市公司也趋之若鹜。他们有做房地产的,有卖衣服的,有做食品加工行业的……

  6月,和储能源总部落户厦门,计划投资48亿元。该事件也在储能行业引发一定关注。大家都在思考:行业目前是真火还是虚火?技术的迭代更新能否给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何此时说“群雄并起”还为时尚早?中国财富网第一时间专访了和储能源创始人、董事长林卫星博士,与他就储能行业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林卫星:厦门和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和储能源)创始人兼董事长,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曾牵头研制成功世界首套±800kV/5000MW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并在国家重大输变电工程中稳定运行,自主创业后设计出智能柔性锂电池储能系列技术。和储能源是一家聚焦发电侧、电网侧等大型储能系统整机装备研发制造的公司。

 行业是真火还是虚火?

  这将会是一个万亿级赛道,资本肯定会涌进来,争取分一杯羹做一些收益投资之类的动作。

  中国财富网:我们知道现在储能这个词非常火,很多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在去年和今年都有一个不错的涨幅。另外我们看到许多与储能本来没有任何关联的公司,比如说一些造酒企业、食品企业,甚至一些做纺织、做半导体的企业都开始涉足这个行业。在您看来,储能行业火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林卫星:火爆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我觉得还是能源生产革命这件事。碳中和碳达峰战略提出以后,国内很多地方需要上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目前新能源发电端的竞争格局已经非常明确,但是储能这一块目前还没有形成终极的竞争格局。这将会是一个万亿级赛道,资本肯定会涌进来,争取分一杯羹做一些收益投资之类的动作。

  中国财富网:您刚才提到了资本,我们知道资本对于任何一个产业来讲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积极因素,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您怎么看待刚才您说的目前资本涌进来这个行业的现象?

  林卫星:我感觉,目前没有特别好的投资赛道了。以前是房地产投资,后来人工智能赛道起来了一阵子。但是,现在来看可以投的也就是新能源赛道。新能源赛道中就是风光储,现在风电和光伏的竞争格局已经明确了,储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头部厂家出来,所以说,这个赛道里有巨大机会。

  关于您说到的双刃剑的问题,我认为是利远远大于弊。储能是一个能源赛道,能源赛道是资金、技术、市场和资质等各方面的一个综合竞争赛道,各方面的壁垒非常高。资本进来有利于整个行业加速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

  至于弊这一块,主要还是要靠企业掌舵人和创始人把控,如果说他的主要精力还是花在资本市场晃一圈就挣钱走人了。在企业发展还没有到开始去铺业绩、铺渠道的时候就开始走这些(铺业绩、铺渠道),那么势必是做的越多,错的越多,最后整体崩盘。

  中国财富网:目前储能市场的增长动力是什么?又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林卫星:大规模新能源上到电网之后,电网受不了光伏风电的波动间歇性,所以必须要配大量储能。这个是整个储能发展一个最底层的逻辑。

  目前来看,储能行业发展最大的阻碍因素应该是储能成本相对比较高。风电光伏可以平价上网后,其实已经开始盈利,但目前也只是个微利水平。如果配上储能之后,储能成本相对而言比较高,可能就从微利状态变成一个亏本状态。如果持续亏本,整个行业没法继续发展。

  比如在广东、浙江和江苏等发达省份把峰谷价差拉大,当峰谷价差拉大,需要降低用电成本的时候,企业就会想办法配储,晚上把电给充起来,白天放出来,其实这也是为了培育储能产业发展的需求。因为储能产业如果没有基础的市场需求,市场业绩量迭代,它的技术没法成熟起来。

靠压缩供应链利润空间能否把成本打下来?

  怎么才能把储能成本打下来?靠压缩各个供应链的利润空间,这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真正的良性循环是通过技术创新把效率大规模提上去。

  中国财富网:我们知道储能属于新兴行业,技术对于储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林卫星:技术对于储能行业驱动力最关键的是不断地把成本给打下来。目前来看,储能成本相对而言还是比较高的。我们站在储能系统的角度,它对电池连接的拓扑结构方式以及对电池充放电状态的干预控制的精细程度来区分有一代、二代技术。所谓的一代技术是把光伏面板换成储能电池,把单向的光伏逆变器换成双向的储能变流器,拼在一起就构成储能系统。共性特征是4000节电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充电放电控制。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重大问题:这么多电池直接连在一起,可能会有不可控环流导致起火隐患。

  为了解决这种并联环流问题,业内衍生出了第二代技术。所谓的第二代技术就是把几千节电池直接串并联连在一起堆分割成一个个的蔟,每个蔟差不多400节电池串在一起,然后400节电池的外面加组串式PCS或加DC/DC或加H桥模块,从而把并联环流问题解决。

  中国财富网:和储的技术和现在市场上的技术有何不同,会如何促进行业的发展?

  林卫星:我们的技术是进行一个高级别的控制。每个电池包外面加一个低成本的控制板卡,1个簇差不多20个包串联在一起,通过上层软件协调调度控制,把充放电过程精细化管控起来,保证储能不会因为过充电导致起火隐患。在包级别加了较低成本的硬件设备,就不需要在簇级别加其他的设备,同时也能控制成本。这样就能把安全性问题给很好地解决了。

  我们计划在第五代技术之后,联合电池厂家一起把储能系统的一次成本降低到现在的50%,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降到现在的25%,这个时候储能就可以大规模地批量铺开了。刚才我也提到储能发展最大的瓶颈是成本高,那么成本怎么去打下来?靠压缩各个供应链的利润空间,这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什么才是良性循环?通过技术创新把效率大规模提上去,同时成本还能打下来。

 为何说“群雄并起”还为时尚早?

  一个行业它的技术形态都还不足以满足这个行业对技术需求的时候,说“群雄并起”还说得为时太早了。

  中国财富网:目前在整个储能行业中可以说是群雄并起,那么和储目前在行业中是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

  林卫星:我觉得说群雄并起还为时尚早。因为在一个行业它的技术形态都还不足以满足这个行业对技术需求的时候,说群雄还说得为时太早了,所谓的“群雄”可能有很强的市场资源或者资金优势,但是如果说没有核心的技术,没有核心的产品,最终还是走不出来的。我们并不是说现在有储能这么大的市场,我去抢人家的市场。我们是通过产品的不断迭代升级,技术的创新,把成本不断地降下来,成本降下来之后就可以做增量的市场,整个行业的成本降下来之后,整个储能行业的体量就大了,我们相当于自己去创造市场。

  中国财富网:储能行业现在已成为各个城市必争之地。不仅北上广深,厦门、常州、佛山这些二线城市也开始大力布局,您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林卫星:这说明各个一线城市都在加大人力、资金资源的投入来促进储能行业全产业链的良性发展。我们当时通过海辰能源的介绍来厦门考察,发现厦门在整个储能产业链上几乎都有布局,存在非常好的集群效应,但是,幸运的是,我们发现在集成环节比较缺乏,而这正好是和储能够提供的。我们是6月份刚刚把总部基地落户厦门,计划总投资48亿元。第一期的过渡厂房是今年10月底就建成投产了,投产可以支撑每年15亿元的产值。未来我们会逐步推进年产值到100亿元,甚至200亿元、300亿元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中国财富网:您觉得储能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林卫星:储能的未来需求应该说是百万或者百万亿级都不为过,但是为什么现在还没到那个阶段,一方面行业发展还不够成熟,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还处于行业发展的相对初期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竞争格局还没有明确,所以大家才纷纷进来,正所谓“越乱才有可能有机会“,我想我们有强劲的技术,强大的市场能力,再加上当地政府(厦门)的全力支持,和储应该有希望在2—3年内就走到一个行业头部的位置。

  除了现有手头的技术,我们还有很强的技术迭代的后劲,我们要把成本不断地打下来,把全生命周期成本降到未来的25%,到那个时候储能就可以大规模地批量铺开了。

  我们取名为“和储”有两个寓意,第一个是为碳中和服务的储能公司,第二个意思是和平相处,跟整个产业链和平相处、跟自然环境和平相处,包括我出来创业想干的事情也还是相对而言比较大的,因为我们最终想干的事情就是服务于能源生产的革命。

  来源;中国财富网 作者:雨天

  主持人:赵宇欣

  摄像:陈学强 王少宇 邓浩 郑作伟 赵嘉嘉

  摄影:邓浩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